绍兴柯桥中学的阮俊翔和鲁迅中学的柳溯双双拿到空军航空大学录取通知书,接下来国家还用“鲲鹏”运-20专机送他们赴校!
这一刻,不光绍兴人骄傲,全网都在祝贺他们冲上云霄——毕竟,这两位是全市高中生中仅剩的飞行学员名额持有者。
你可能很难想象,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为高考成绩和志愿苦恼时,有人一路披荆斩棘,杀进空军招飞的“万里挑一”终极试炼,然后光明正大地登上军用运输机,开启属于自己的高空征途。
这样的画面既带着热血,也有那么一点不真实。
说到底,这次事件的开端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和科技梦想的选拔——空军每年都会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招飞,为未来的天空储备优秀飞行员候选人,建设坚强蓝天力量。
要知道,这项工作的标准之高不是一般的“严”能形容的,稍有疏漏的人甚至连初选的门槛都摸不到。
更何况,今年空军首次全面采用智能化医学选拔设备,光是医学和心理环节的淘汰就刷掉了一票人。
根据新出炉的数据,今年视力不过关的考生就占淘汰人数一半以上,还用上了什么眼底异常自动识别系统、前庭功能“智能考官”之类听名字就有点科幻的高端设备,比考试刷题难度高一百倍。
聊到阮俊翔,很多同龄人都会心生敬佩。
他的身上仿佛挂着那句“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个飞行梦”。
不止一次,他和同学在操场仰望飞机划过天空,心里默默发誓,要成为那片蓝天的主宰者。
他的偶像是张超——那位为国家利益舍生忘死的英烈飞行员。
“他一直是我心里的灯塔,”阮俊翔曾这样说。
而梦想的土壤,其实早在他幼年就被家庭的氛围深深滋养——外公曾是军人,母亲经常讲述军队生活的种种,少年心头逐渐生出一种参军报国的渴望。
你能想象吗?
正是那些温热的、烟火气的亲情碎片,组成了他后来坚持下去的动力。
但光有热血可不够,这条路比任何人想象得都难走。
从高三备战高考那一刻起,阮俊翔面前摆着两条高压线:一边得死磕学业,拼分数保底——总不能扛着梦想连门都没进去;另一边,空军招飞的初选、复选、定选环节如同筛子,一层层把人筛得只剩最细腻的一撮。
他自己形容,“每一关都像过筛子,哪怕一点点小失误,前功尽弃。”
于是他用细致得让人厌倦的时间表自我管理——课堂上比别人更专注,体育课拼命拉体能,暑假还在坚持专项训练,说白了那阵子几乎没什么“休息”可言。
有时候看到窗外天刚黑,他还在操场上做力量训练,满头大汗,心里也有过动摇,“值得吗?
万一失败呢?”
可一想到幼时的誓言和家里人期待的目光,他总能咬牙挺过来。
另一个孩子柳溯也经历了类似的高压时刻,他高考考了654分,这分数放到一般学校已然足够让全家沸腾。
不过,对他来说,属于飞行学员的标准远不止分数——心理测试、体能选拔缺一不可。
他回忆,高三最辛苦的时候,身体极度疲惫还得保持心理测试的清醒度,那份压力和从教室到体检站的奔波,只有亲历者懂。
“课间我会闭目养神保护视力,做引体向上,周六雷打不动长跑。”
你能感受到他句子里有股坚定的倔劲。
毕竟,谁能想到十七八岁的热血少年,为了梦想,把自己的作息安排成军营节奏?
当最终录取通知书摆在眼前,那场零点几秒的激动、眼眶的湿意,是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
阮俊翔回忆,摇到那张略带军工气息的空军录取书,内页是一组立体的歼-20战机模型,手指拂过纸张,仿佛听见引擎轰鸣。
柳溯发自心底地说:“有梦想就去追,勇敢本身已经是超越。”
这话呛得人鼻酸——我们常常质疑自己是否值得坚持,殊不知坚持本身已经闪闪发光。
你说全国有多少人报考空军飞行员?
据说2022年足有三十万人报名,最后只挑出三百人,和中彩票没什么区别。
而那三百人进到飞行学院后,还要经过几年上的天、数百小时飞行训练,照样只有三成能最终坐进驾驶舱当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
听说有的学员甚至高空飞行训练时心脏骤停或者严重晕机,毫无预警就被"劝退"。
可就像2024年的新学员一样,他们在八月一日身着飞行服,跨过“出征门”,登上运-20飞机奔赴航空大学——虽然过程艰辛,但那份荣耀和责任感,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更厉害的是,今年的招飞流程也悄然升级。
6月,北京刚刚启动了空军高考后招飞“定选”环节,各地高中毕业生一批批赶到空军医学评估中心,最新的科技设备加持下,每一个指标都精准到极致,无感测量、智能算法、健康风险评估一应俱全,医院诊断、心理档案成了基本门槛。
专家齐林嵩透露,目前视力不过关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很多优秀考生卡在了“眼底异常”智能识别这一关,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没得商量。
换句话说,想成为中国战鹰的种子选手,首先得天赋异禀,其次还要付出极端努力。
走到最后的每一位,都配得上“尖子中的尖子”。
再说说那“国家专机接送”。
运-20“鲲鹏”,号称中国战略运输的脊梁,这种级别的飞机平时只有在重大战略行动或者重要军事运输上才会用到。
如今,这两位绍兴少年成为了被专机接送的“蓝天新兵”——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带着一种家国情怀,象征着国家将希望投向新一代。
当然,这一举动也成了空军连续三年迎新雏鹰的“仪式感”动作:去年、前年,空军招飞录取的孩子也都这样“荣耀入场”。
这份高光时刻,是对每一个梦想家坚持不懈的最好回馈。
读到这里,你会不会忽然觉得——蓝天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
只要坚持、只要科学努力,只要心里有光,就能踩进命运的窄门。
不管结果怎样,这一路的奔跑和磨砺,对少年们来说都会成为终生的底色。
更令人感叹的是,无数这样的青春梦想汇聚起来,就是中国航空力量未来的种子用户。
新技术智能化迟早会让更多人受益,但真正能肩负起天空重任的,始终还是那些有信念、有担当的年轻人。
最后,我想当很多普通人目送飞机升空、看到他们穿着军绿制服奔赴梦想时,会打心底生出一丝钦佩。
每个少年曾幻想过振翅高飞,但现实里能跨过万重关卡、真正飞向云端的,还是要靠一份懂得选择、懂得坚持的忠诚。
这场关于勇气与成长的故事,像一朵静悄悄绽放的云,证明了什么叫“青春无悔”。
或许我们今后在新闻里会看到他们驾驶着歼-20翱翔,成为守卫祖国蓝天的新生力量。
那一天,曾经的小镇少年的每一步努力,都会化作中国蓝天最坚实的护盾。
这其实也是对所有“普通人”的激励——梦想永远值得相信,但奋斗的路总是少不了风雨;唯一能确保不留遗憾的,就是拼过、坚持过、勇敢过。
所以,向所有追梦的青年致敬,也祝福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不负热爱、直冲云霄。
恒正网配资-股票配资门户是什么-股票配资app下载-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